:022-26658850
:15022754473
微信同號 :1017909730
E-mail:
tjruihou@126.com
網址:
www.kwikspeak.com
地址:天津市紅橋區勤儉道185號云漢大廈三層
開戶行:
建設銀行天津紅橋支行
賬號:
12050164590000000085
同傳知識
口語翻譯按工作方式分為連續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又叫交替傳譯、逐步傳譯)與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又叫同步傳譯、即時傳譯)。同聲傳譯因為與發言人同步進行翻譯,無須占用會議時間而受到了會議組織者的歡迎,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流行于許多世界組織。所謂同聲傳譯指的是用一種語言(譯入語)把另外一種語言(原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以與原語發言人幾乎相同的速度,用口頭形式準確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式。近年,世界很多地方稱這種翻譯為“會議傳譯”。在大多數情況下,同聲傳譯是通過會議設備來完成的。譯員坐在特制的口譯箱里,通過耳機接聽發言人的講話內容,隨即通過麥克風把原語發言人的講話內容用譯入語傳達給大會的聽眾,聽眾則利用耳機選擇所需要的語言頻道,接受翻譯服務。
與交替傳譯相比,同聲傳譯具有以下優點:
(1)在同聲傳譯中,發言與翻譯同時進行,不占用會議時間。
(2)同聲傳譯可以利用電子設備,在同一時間內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
(3)在大型世界會議中,譯員有時可以事先得到發言稿件,早做準備,提高翻譯的準確率。因此,現在世界上的大型會議,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同聲傳譯的方式進行。
同聲傳譯還具有以下幾種形式
(1)常規同傳:在翻譯中,譯員沒有稿件,靠耳聽、心想、口譯來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同聲傳譯工作。
(2)視譯:譯員拿到講話人的書面講話稿,一邊聽講話人的講話、一邊看稿、一邊口譯。
(3)耳語傳譯:不需要使用同傳設備。譯員一邊聽講話人的發言,一邊在與會代表耳邊進行傳譯。
(4)同聲傳讀:譯員拿到書面譯文,邊聽發言人念稿,邊宣讀譯文。同聲傳讀需要注意發言人在宣讀論文過程中增加及減少的內容,有時發言人也可能會突然脫稿進行發言。
同聲傳譯技巧探討
一、同聲傳譯譯員經常遇到的問題
1、倒裝句的處理
英、漢語的語序差別很大,這就給口譯造成了較大困難。例如:Japan surrendered in 19 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同聲傳譯時,往往是剛剛譯出前半句"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接著又出現了后半句"美國人投了兩顆原子彈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譯員已按英文語序譯出,只好把句子重新組合,再重復說一遍。但這又顯得翻譯水平不高。如何處理好呢?以下二種方法不妨試一試。*種:譯員不要接得太緊,而是等講話的人將大部分句子說出后,再開始翻譯。但是,在快速的同聲傳譯中,往往等不了這樣長的時間。這樣,我們可以采取第二種方法:將一個句子斷為二、三個簡單句,在簡單句之間,適當補充一些字、詞,把它們有機地聯結起來。上述例句可以譯成:"日本人投降了,那是在1945年,在這之前,美國人投了兩顆原子彈。"這樣譯,雖然不完滿,但是主要意思都譯出來了,而且句子也比較通順。
2、被動語態和主動語態
英語常用被動語態,相對來說,漢語則多用主動語態。了解這一點,在互譯時,就會避免譯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例如: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動語態,翻譯時應將其改為主動語態,譯為:"在有些歐洲*里,人民享受到較 廣泛的社會福利,如診治保險等等。"在同聲傳譯時,由于時間緊迫,譯員很容易順著英文的句子結構往下譯,譯成"……人民被給予較 大的社會福利……"。仔細聽世界會議的同聲傳譯,就會發現不少譯員經常犯這一通病。因此,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3、長句的處理
處理好長句子,是同聲傳譯的基本功之一。翻譯長句,除要注意根據意群,將其切斷為簡單句外,還有一個關鍵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長和復雜,那是為了避免重復使用同一個詞,于是用who, which, that代替主詞和賓語,因而使句子變得很長。而中文則不怕重復使用同一詞語。例如: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這里,英文中為了避免在第二句話中重復single monetary poli cy,將其簡化成一個which,并將兩個句子合為一句復合句。在譯成中文時,可以不怕重復,譯為"那就是單一的貨幣制度,這個貨幣制度將在下一屆歐洲聯盟會議上進行討論。"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一關鍵,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要學會使用"潤滑劑"。在同聲傳譯時,為了趕時間,往往盡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結構,避免做大的改動。當把長句切為短句時,難免會造成一種斷斷續續互不關聯的感覺。因此,在短句之間,要靈活地添加一些虛詞,這些詞本身不只有任何意義,但卻能使譯出的句子聽起來不那么艱澀、生硬。例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me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 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 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這個長句,在同聲傳譯時在不打亂其完整結構的情況下,首先將其切割為短句,在必要的地方,重復使用一些字詞,同時在斷句之間,添加一些虛詞,使句子與句子之間有機聯結起來。此句可以這樣譯:歐洲聯盟應該怎樣做才能對歐洲的電影、電視工業有所貢獻,使它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能力,使它有能力發揮歐洲文化的影響,并且能夠在歐洲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呢?
4、詞義的細微差別的處理
中國譯員的特點是記憶力強,但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對英語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在理解上有所欠缺。因此在翻譯時,常常是大意都翻譯過去了,但是卻丟掉了發言人用詞的微妙之處,顯得比較生硬,有時,甚至因為不了解詞義的細微差別而導致意思上的重大差別。例如有的譯員一聽到"關心",馬上就譯為"be concerned about"。" 我們對中國的四化建設進展非常關心"這句話,曾有人譯為:"W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s Four Modernization."豈不知英文里"concern"一詞帶有"worry"之意,選用此詞,給人一種錯覺,認為講話人對中國的四化建設十分擔憂。此處應選用"be interested"或"follow closely"。再例如有不少人在"問題"一詞上也易出錯。英文里,"問題"可以用"question"、"issue"或"problem"等詞表達。但在口譯時,一定用心體會上下文意思,體會這幾個詞的詞意差異,才不致于犯錯誤。在一次會議上,發言人說:"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有關中國婦女權力的問題。"這句話里的"問題"實際上是指"topic",但譯員卻譯為"women's right problem in China",這是極端錯誤的譯法。講話人本意只是轉換一個話題,但由于誤譯,使聽眾認為將要討論一下中國婦女權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作為譯員,應該盡量創造機會,盡可能地吸收各類與英語語言相關的知識,利用聽、說、讀、寫各種方法,熟悉英語的習慣表達法,體會詞義之間的細微差別,以求臨場擔任同聲傳譯時,能作出正確、快速的反應。
二、同聲傳譯臨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下面談談如何處理在同聲傳譯時遇到的一些臨場問題。
1、遇到聽不懂的詞怎么辦?
翻譯時,較 怕遇到聽不懂的詞??朔@一障礙的單一辦法是口譯人員應培養自己的猜測和預測能力。當然,事先充分了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做,譯員就能心中有數,知道講話人要談什么方面的內容。譯員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翻譯,即使遇到個別不會的詞,根據上下文,根據對整個講話精神的體會,也可以將全句內容猜測出來。千萬不能被一個詞卡住,而不能將翻譯任務繼續下去。
2、如何在現場糾正傳譯中的錯誤
同聲傳譯,又要同步,又要快速和準確,難免發生錯誤、漏譯和誤譯。如何在現場糾正同傳過程中的錯誤,這也是一門技巧。下面就討論一下這方面的問題:譯員發現自己譯錯后,如果是小錯,只要是不影響大局的,則不必糾正,可接著往下進行;如果發現自己的內容出現了大的錯誤,則必須立即糾正,可以明確地說:"剛才這點翻譯錯了,應該譯為……"千萬不能顧及自己的面子而給會議造成損失;如果完全聽漏了一句話,這時千萬不要慌,較 好的辦法就是接著現在的話往下譯,而不必考慮剛才漏聽了什么,同傳中漏聽掉的話如同灑出去的水,是無法收回的。有的人過分認真,總在想剛才漏掉了什么意思,這樣一來,不但漏掉的話補不回來,而且會漏掉更多的話。
王若瑾:我眼中的同聲傳譯及其訓練
6月18日,天津瑞厚翻譯有限公司與外文局培訓中心合作舉辦了一場大型同聲傳譯技巧方面的講座。此次講座,瑞厚公司邀請到了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顧問、全國翻譯經驗豐富資格水平考試同聲傳譯專家組組長王若瑾老師。。
在講座中,王若瑾老師用流利的英語講述了她在聯合國的同傳工作中耳聞目睹的大量生動事例,從自己眼中的同傳、同聲傳譯的訓練和學習的幾個階段解析了同聲傳譯這個被眾人稱之為“金飯碗”的職業,為現場近800名譯員進行了一次極為生動的培訓。
我眼中的同聲傳譯
王若瑾老師認為,與筆譯、交傳等翻譯相比,同聲傳譯與它們有著普遍的共性,而且共性遠遠大于差異?!盁o論是筆譯還是口譯,它們的核心要求都是達到‘performance’,都是以語言為基礎,以各種知識為支撐,以表達技巧為路徑較
終實現信息的完整、準確、流暢的傳達和溝通?!蓖跞翳蠋熣f。
不同的是,同傳要求譯者說得快,想得快,反應快,從訓練到工作內容,都對記憶力和即時反應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癋aster is better than good.”同傳中必須緊跟發言人的速度,這是較
為重要的。
其次,在同傳過程中,要會合理分神,一方面用來收集信息,一方面用來翻譯傳達信息,找到聽和譯的平衡點,這是同傳的難點,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
對于有些譯員在同傳中反復琢磨,試圖以較
好的詞語和方式表達出發言者意思的做法,王若瑾老師明確表示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在同聲傳譯中,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如果譯員花過多時間思考,很容易跟不上發言者速度,從而出現誤譯和漏譯的情況。
另外,王老師還指出,譯員在翻譯中需要跟隨發言人的意思順譯,盡量不要進行顛倒和其他處理,以免分散過多精力。
同聲傳譯中的具備技巧
在講到同傳翻譯技巧中時,王若瑾老師為現場聽眾舉了不少例子,并逐字逐句講解,其耐心和細心可見一斑?!啊哲嚒趺醋g?”現場出現了不少說法,有人直接說“Empty car”,引發了一陣善意的笑聲。王若瑾老師解釋道,“空車”一般會用意譯,表達應該是“For hire”。接著,王老師加深聽眾的印象,又列舉出了不少生動的例子,如“濃茶”-“strong tea”……等。
王老師說,在翻譯句子時,同樣需要注意直譯和意譯的區別。比如‘你問得我很難為情?!@句話,現場有說“Your question embarrassed me.”的,有直接說“You make embarrassed ”……王若瑾老師給出了較
合適的翻譯應該是:“I’m embarrassed by your question.”
在同傳中,譯者尤其需要注意各種連接詞,這些詞可以幫助譯者理清上下文的關系,對譯者準確、流暢翻譯具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王老師還建議,在翻譯過程中,不必急著把連接詞翻譯出來,因為很多連接詞有多種意思,可以根據下文內容再行翻譯,以免出現誤譯。
由于中外語言環境的不同,很多語序、句序都有很大差別,在翻譯中,也給譯員們提出了不少難題。王老師建議譯員們平時就要多了解國外的各種知識,這些是翻譯中常會涉及的背景,學會用他們的思維分析語句,同時要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記下較
為準確的說法,以便在翻譯過程中隨時調用。
同聲傳譯的訓練
王若瑾老師認為,一個合格的同傳譯員必然是勤學苦練中打磨出來的,尤其訓練,對譯員的成長非常重要。她把同傳分為Simplified SI、Frozen SI、Simplified CI、Full-fledged SI四個訓練階段。
“要學好同傳,必須先學好交傳,因為交傳是同傳的基本功,同傳核心的技巧都集中體現在交傳中?!蓖趵蠋熯@樣對現場聽眾解釋翻譯訓練的三個階段—— 簡化了的交傳,交傳可以訓練譯者的短速記憶和快速翻譯能力,這對同傳譯員至關重要。王老師建議為使訓練效果較
大化,較
好不要借用筆記。
第二階段——凍結的同傳,由于同傳每時每刻都會發生意料不到的事情,在訓練時,可以先進行視譯,將本來是無形的同傳先凝固起來,把需要同傳翻譯的資料寫在一張紙上,仔細分析前因后果,不斷加強訓練。
在第三個階段——簡化了的同傳中,王老師建議譯員選擇句式比較簡單、內容并不復雜的片段不斷練習,這樣可以減少注意力的分散,有助于譯員鍛煉出邊聽邊說的能力。
較
后,經過以上幾個階段的苦練,譯員才有可能帶上耳機,開始同傳生涯。不過,王老師也強調,即使在這個階段,譯員仍需要付出大量的耐心和時間,成為一個成熟的同傳譯員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積累,不可操之過急,更不可半途而廢。
同聲傳譯ABC
在講座中,王老師以一篇聯合國的發言稿為例,帶著現場聽眾一起進行了視譯練習,并用ABC三個字母歸納了同聲傳譯的特點:
A:attention,意指作為一個翻譯對世界、時事的關注;也對講話內容的高度注意力;
B:balance,即譯員在同傳翻譯中需注意接受信息與翻譯語言的平衡和信息對等;
C:context即上下文,需要翻譯在做同傳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掌握足夠的背景知識,同樣需要平日的豐富積累。
現場提問:
1、現場聽眾:聯合國什么時候會招考口譯譯員?標準是什么?
王若瑾:聯合國會招考來自世界各地的口譯譯員,當然也包括中國,不過此類招考競爭非常激烈。當聯合國的譯員缺口出現后,便會開始招聘譯員,目前,每個缺口后競爭的人已經排起了很長的隊伍,但只要相信自己,掌握經驗豐富知識,也有可能成為聯合國的譯員。
需要注意的是:聯合國的譯員招考不是某一經驗豐富的考試,不會非??量?,比較大而化之的。比如氣候變化、人權、貧富差距、人口老齡化等聯合國開會常會探討的政治和經濟事件,這也是聯合國考試的常見內容,有意向的譯員平時要多注意這些方面的積累。
招考標準沒有什么其他特別之處,仍然是同傳的要求:準確、完整、流暢,當然譯員的語速、音色、音調、表情等也會在考慮范圍內。其中,準確和完整會占到70分(假如總分100)。
2、現場聽眾:準備不足時,通過什么技巧彌補以做好現場同傳?
王若瑾:首先要強調一點,當你完全不懂而且也沒做好準備時,千萬不要接受該同傳任務,因為這種情況下,你肯定不可能做好這個翻譯任務。也許會給客戶都帶來很大的損失,也會對譯員個人的聲譽造成很壞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打擊譯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般情況下,客戶都會給譯員2—3天的準備時間,當然在某些時候,確實會出現由于各種原因無法事先做充足準備的情況。
比如我在聯合國工作時,本來說讓我做某個會議,我回去就開始準備這個會議,然而第二天忽然通知我去做另一個不相干的財務會議。怎么辦呢?肯定不能說:“我不熟悉,我不能做?!边@時,只能很快調動我過去的所有積累,快速回憶與此相關的各種信息。我在聯合國工作很多年,腦子里必然會有不少經驗和知識積累,所以基本可以應對。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懂,一定不要做,如果有基本的知識積累,可以考慮接受任務,并用你了解的背景推測發言者的講話內容,會有助于你現場的發揮。
3、現場聽眾:在交傳考試前的兩個星期,應該怎樣準備?需要以詞匯為主還是研究交傳技巧?
王若瑾:兩個星期的準備時間對交傳考試而言,是遠遠不夠的。交傳學習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是一個長期訓練和積累的過程。
至于考前復習時,我不建議大家把時間花在考慮如何記筆記,訓練各種技巧上,這時候再練習已經太晚了。不如把時間花在搶記考試中可能出現的題目上,對考試更有幫助。
4、現場聽眾:交傳、同傳中如何記筆記?
王若瑾:記筆記的關鍵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分析整段話的內容,任何人的講話都會有其內在聯系,有其起、承、轉、合。譯員在聽時,就需要根據發言者的邏輯,把講話的關鍵詞、句等框架記下來。比如:因為……所以……,然而……,但是……以下幾點……這些關鍵性的字詞對譯員準確、流暢翻譯有著重要輔助作用。